逼看!
這是家裡閒話家常的時候所聽到的
大姐問媽媽她的股票幾時要賣
媽媽說:在看看阿
大姐說:阿就系逼看後
阿ㄧˋ:蝦秘系「逼看」
逼看就是在看看在說啦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大家學閩南語:逼看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大家學閩南語:T年(天年?)
T年(天年?) 這個詞呢 是昨天晚上跟家人吃飯時 姐姐突然講出來的
當時的電視畫面是馬蕭當選 高雄有個老闆免費送人吃水餃 割包
我們就說到這個詞
姐姐說:馬英九會當選 J就系T年,阿扁2000年當選也是T年,因為當時國民黨大家都討厭,連戰跟宋楚瑜不合,千選萬選給阿扁選到。
T年,不知道會不會是天年?大概可以用來指民心所向吧? 整個氣運都在某一邊
2008年3月23日 星期日
大家學閩南語:季節俗語2
沒綁五月粽 破油無願磅(破裘不願放)
端午節又叫五月節 所以五月粽就借代為端午節
意思就是到端午節之前 天氣還是詭譎多變
註:詭譎ㄍㄨㄟˇ ㄐㄩㄝˊ,很多人會誤寫為詭局
1。變化無窮的樣子。如:「國際間風雲詭譎,戰爭似有一觸即發之勢。」
2。奇特、怪誕。三國演義˙第三十三回:「曹操為人詭譎,薄待吾等,吾今還扶舊主,可疾開關相納。」
大家學閩南語:季節俗語1
這個俗語呢 是因為今天吃完飯之後,阿ㄧˋ去切水果,再吃楊桃與芭樂的時候,跟把拔馬麻講到的:
三月三 桃仔李仔平頭擔
平頭擔就是扁擔兩邊,各一個桃仔擔、一個李仔擔
意思就是三月三是桃仔跟李仔大出
四月四 桃仔來李仔去
意思就是四月還有桃仔,各種桃子,楊桃、葡萄也算是喔! 而李仔就沒有了!
大姐姐這時候說:ㄟ~~那現在應該有李仔吧?
阿ㄧˋ:沒有阿 今天才二月十六
恩 不要懷疑 是要看舊曆。
有三月三 有四月四
阿ㄧˋ想說那有沒有五月五呢?
阿ㄧˋ:媽~那有五月五嗎?
媽:五月五? 就爬龍船阿!(划龍舟)
阿ㄧˋ:......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Youki's Movie:把愛找回來 (August Rush)

劇情介紹
一個性格不羈又充滿魅力的愛爾蘭吉他手路易斯和美麗深情的大提琴手萊拉,兩人在一個狂歡的場合中相遇,他們情意相投,而發生了一夜情,但是因為成長的背景讓他們無法長相廝守,被迫分開後,萊拉卻發現自己竟然懷孕了。
由於萊拉的父親對她期望很高,所以他相當不滿女兒的脫序行為,在一次的爭執中,萊拉跑進雨中發生車禍,她以為自己失去了小孩,卻沒想到她父親卻偷偷將這個嬰兒送進了孤兒院,他就在孤兒院長大直到11歲。
一個對音樂、對於聲音充滿了幻想和感動的小孩伊凡,他身邊的風聲、草聲、鳥叫蟲鳴都是他變成他心中的樂章,雖然社工人員要幫他找一個寄養家庭,但是他心中卻一直相信他的父母一定也在某處找尋他,他們一定會一家團圓。於是他決定逃離孤兒院,來到紐約,而他的音樂天份,讓人無法遺忘也無法不注意到伊凡的存在……
最後他站上紐約中央公園的「春季演奏會」上,那裡有成千上萬的人聆聽他的演奏,而他也相信他的父母也會隨著音樂出現在他的面前……
資料來源:

預告片段:
媽祖的傳說與信仰
自己就在媽祖的信仰圈內,自小也就跟隨長輩敬拜媽祖,稍長會聽說許多媽祖的傳說與信仰,有時後透過電視劇也會有所接觸,記得大概民國八十年左右,台視晚間六點半許,就有媽祖的連續劇,看到從出生到升天的一些傳奇故事,印象最深的其中一幕是化草成木的傳說,以下是google到的:
十七歲時春天,一艘商船經過湄洲嶼海域,忽然遇到濃霧而觸礁,船底 破漏,時刻都有沈沒的危險,船上商人個個驚慌失措,高聲呼救,這時媽祖正在家中誦經禮佛,隱約聽到海上傳來十分淒慘呼救聲,就祭起銅待察看,發現一商船觸 礁欲沈,趕緊請漁民們出海搭救,可是海上風浪巨大濃霧茫茫,誰也不敢去冒險,媽祖見此危狀,急著在海邊拔了數欉小草往海中一拋,頃刻海面浮出無數根大杉 木,箭似般向遇難商船飄去,一根根併列把船駕住,緩緩駛到湄洲嶼,商人深感神奇,趕緊詢問當地漁民,才知道神姑「化草成木」附舟救商的事由,就特地登門拜 謝神姑救命之恩。媽祖日後更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精神,行善濟世,遐邇馳名有口皆碑。
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例如近代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空襲台灣,各地方的媽祖廟都有媽祖用裙襬抱炸彈的傳說,當然我家也有。
另外說到歷史的部份,施琅在攻臺的海戰之中,也利用媽祖的信仰力量,一方面讓士兵更有信心出海打仗,更相信會打勝仗,因此在施琅取得台灣之後,便向康熙皇帝奏明,因此在清領臺第二年,康熙下令原為天妃的媽祖敕封為天后,因此後來建的媽祖廟大多稱為天后宮。
電影:海之傳說─媽祖
這部電影是由臺灣人製作的卡通電影,當初拿來看是想說應該可以當作小朋友的鄉土教材,可以讓小朋友更了解我們的文化、信仰,特別是自己的家鄉位於海口,看來應該更是能觸動我心。
這部電影將媽祖為何叫做「默娘」、媽祖為何怕火,以及媽祖如何收服千里眼與順風耳等過程都介紹
「台灣省通志稿」略謂:「相傳在五代末年,福建莆田湄洲嶼林惟愨第六女名默娘……在廿八歲那一年歿為海神,靈爽昭著,並獲得歷代的封賜。」其中載述較詳者為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載云:「按天后,莆田湄洲人。宋都巡檢林愿女,建隆元年(西元960年)三月廿十三日誕。從幼能知休咎,布席海上濟人;人稱神女。雍熙四年(西元987年)九月九日昇化(或云二月十九日),年二十有八。厥後人常見其衣朱衣,飛騰海上,因建廟祀之,且並祀於其鄉之地名紅螺者。」
由眾多的史料與傳說中,大概可描繪出媽祖本名林默娘,福建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嶼人,祂的祖先原居河南,代代都是顯宦,始祖林披一共生了九個兒子,聰明且方正 自恃,在唐朝憲宗時代,各授州刺史,而受後人欽仰尊稱為「唐九牧」。九兄弟中,林蘊拜命邵州刺史,所生子孫代代做過高官。至第七代孫保吉改文為武,後周世 宗拔擢他為統軍兵馬使;當時天下紛亂,保吉不忍兵燹殺伐,棄官隱於湄洲小嶼。自此而後,世世就變為湄洲嶼人。保吉逝世後,他的兒子林孚承襲世爵,官至福建 總督,政聲載道,卻不重仕途,未幾辭官返鄉,悠遊於山水間。林孚單生一子,叫做林愿,別名惟愨,官至都巡檢,後來告老,在湄洲隱居,過著半耕半讀的生活。 林愿為人敦厚樸實,樂善好施,鄉里尊稱為「林善人」。
媽祖是林惟愨的第六女,出生時就有靈異現象。林愿娶王氏為妻,原已生下一男五女,男名洪毅,如名大娘、二娘、三娘、舜娘、痴娘。惟愨夫妻痛感一子單弱,且長男洪毅身體虛弱,朝夕焚香祈求佛祖再授一男,以光大林姓宗祧。據說未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 三月廿三日傍晚,從西北方有一道紅光,射入林惟愨家中,林年人王氏腹中的胎兒,突然開始蠕動,不久即生下一個眉目清秀的小女孩來。生了女孩雖然失望,但因 生產時紅光射入,且房內有馥郁異香,故對第六女也頗憐愛,取名「九娘」,但生後一個多月,仍不曾出聲哭過,所以又叫她「默娘」。
默娘自幼穎悟且喜靜思,與一般小孩不同。據「莆田縣志」記載,林默娘於四、五歲時隨父乘船到浙江定海普陀山,默娘看到觀音神像後,精神受到奇異的感召,有 了預知休咎的能力。八歲入塾啟蒙,過目成誦而輒解奧義,且聞一知十,宛如神童。十歲時傾心於佛陀,喜歡朝夕焚香誦經禮佛,亳無倦容,其舉止一點也不像十歲 的小女孩,在她那窈窕的儀容中,有種令人不敢冒犯的嚴肅。默娘因儀態嫻靜,容貌秀麗,舉止端莊,既孝順父母,復敬愛兄姊,十三歲時在家鄉湄洲嶼已頗有名 氣,而受鄉里人所誇讚。
某日,一老道士玄 通來到林家化緣,默娘不嫌老道士衣衫襤,依然邀其入室,敬獻香茗,施拾錢財。老道士大為感動,且見其生性卓異,乃對默娘說:「我看妳出生以來,就具有佛 性,妳應該把妳的這副慈悲心腸,去拯救世人才對。」說罷,授以「玄微秘法」。經老道士教授後,頓悟一切經典的真義。媽祖精研典訣、兵書和劍法,訓練自己成 為文武雙全的才女。十六歲時,有一天與女伴在庭院休憩,忽然有神人手執銅符(或說天書),從古井中冉冉昇起,諸女伴以為妖怪作祟,嚇得魂不附體,一鬨而 散。僅默娘一人跪下叩拜,神人將「銅符」交給默娘後,昇空而去。她潛心鑽研「銅符」的靈妙,學得一身法術,用「銅符」驅邪壓煞,消災解厄,治病濟世。
默娘除具有治病、驅邪的神異能力外,最讓村人敬佩的是她的拯溺神力。湄洲漁民靠討海為生,難免有遭遇大風大浪的時候,覆舟溺斃的海難時有所聞。但有些遇難脫險的人,回憶在落水恍惚間,看到一名穿紅色衣服的少女,駕一張竹蓆,在海上救起溺水者,得救的人回家後,才知道家人求過默娘拯救。默娘也常施法術使得風浪平靜,儼然成為討海人的守護神,遂為稱為「神仙女」或「龍女」。相傳某年秋天,默娘的父兄一起出海捕魚,她則在家織布,母親王氏見她坐在織機前發獃,連叫幾聲毫不回應,於是生氣打了她一巴掌,默娘「啊」的一聲,竟捶胸頓足地哭說:「剛才父兄在海上遇險,我正在海上救助,當一隻手拉著父親,口裡咬著哥哥的衣服,您打了我,我一驚喊,哥哥就落海了……。」次日一早,父親果然流著眼淚,帶著哥哥的噩耗回來。不過對照默娘的家世,她的父兄不太可能會以打魚為生,此傳說的可能性幾為零。
宋太宗雍熙四年(西元987年)的重陽節,當時默娘廿八歲,在林香誦經後,稟告家人擬趁重九攀登湄峰,散散喧嚷的塵寰,她登山如履平地,身手矯健,眨眼間衣袂飄飄鑽入雲端,隨著仙女昇天而去。另有一說謂默娘在救父孝行中,得道昇天成神。後來地方人士在湄洲嶼默娘得道處,為她建立一座廟宇,這便是媽祖廟的起源,此後媽祖時常顯靈,每當舟船遇風海潮洶湧時,舟上的人祈求默娘保佑,如在桅檣上或風浪中出現「媽祖火」的紅光,即表示默娘已在暗中護佑他們,即可安然脫險。媽祖成神後,莆田縣的人對她極其信仰,稱為「通賢靈女」。
默娘生前救世濟人,昇天後仍時常顯靈昭應,宋徽宗宣和五年(西元1123年),路允迪率船隊出使高麗,船行至東海時風浪大作,八艘船沉了七艘,唯獨路氏所乘的桅頂忽現紅光,風浪頓息而轉危為安,路氏還朝復命時奏聞,徽宗下詔賜「順濟夫人」,這便是媽祖最初的賜號,後來歷代皇帝多所召封,至清康熙而為天后。
資料來源 天后宮 http://0rz.tw/643R4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大家學閩南語:一時風駛一時船
一時風駛一時船
聽到這句俗語呢
也是在民視的「愛」劇中出現的
聽起來比較像是見機行事 「看事辦事」
雖然感覺跟 見風轉舵 西瓜黨等意思相近
但是感覺比較不那麼負面 倒是感覺積極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