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4日 星期一

高中歷史課綱人生

  喧囂一時的補教人生已經落幕(?),但高中課綱人生還在持續上演之中,課綱人生的前因後果就不詳談,今天要討論的是9/16所看見的這篇新聞,個人認為有很趣,也很令人發人省思。
  為何我們一定要讀這麼多的中國史?如此鉅細靡遺?難道周邊國家都不值得我們討論?日本史、韓國史、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等,難道就不該知道?其實,撇開這種說法,報導中提到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現今臺灣的新生兒中,新臺灣之子即占四分之一(印象派,有錯指正),我們的孩子是否要繼續接受所謂傳統的漢人史觀,或者是中國中新史觀?何以我們不接受更多元的史觀呢?意識形態作祟?政治力拉扯?國族主義與愛國主義?

  這齣「拖棚」兩年的戲碼,我們繼續看下去~~~




高中歷史課綱 盼增東南亞史
2010/09/16 13:19:53小型字 中型字 大型字
(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16日電)高中歷史課綱草案日前公布,今天舉行第1場公聽會,多名教師與學者認為,歷史課綱文化史部分重疊多,建議將重複部分取消,以東南亞史等議題取代。

教育部在台北市中山女高舉行「普通高級中學歷史課程綱要 (草案)北區公聽會」,上百人出席,還有民眾在場外拉起「大陸台灣人民血脈淵源」的布條陳情。

教育部歷史課綱修訂專案小組召集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所長黃克武表示,課綱研擬並沒有政治干預,研擬的新課綱要沿用10年,會傾聽各界意見;至於外界關注台灣史上溯三國的爭議,他則回應,有爭議所以希望大家討論。

延平高中歷史老師陳淑媛表示,課綱上寫「簡述」,但在教學上無法簡略,有就是要教,因為考試無法簡略。

陳淑媛並表示,高三選修歷史部分,與高一、高二課程重疊,到底應放在哪裡,希望能弄清楚;世界史選修中談到東亞文化,但中國文化史太重,「東南亞史不見了,台灣文化史又在哪裡?」

政治大學歷史系教授薛化元也說,高三選修歷史部分,有很多與高一、高二課程重疊,例如高一下中國史課程要求教師簡述「百家爭鳴」歷史背景及重要學派,如儒、道、墨、法、陰陽、名家等思想;高三選修內容,又要老師敘述道、墨、法、名、陰陽家等思想內涵。

薛化元建議,課綱應該避免重複,由於東南亞地區貿易與台灣非常密切,可以加入課綱。

他還舉例,中國史課綱列出介紹傳說與考古及人類學的相互對應之處,但二里頭文化遺址的專家都不敢說是夏朝遺址,課綱卻說是夏朝遺址,令人不解,而西周井田制證據也不夠充分,卻列在課綱中;課綱「不應該教我當學生時代的東西」,這樣才會進步。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代表李正三說,歷史是人類活動的真實記錄,絕不是卡通「哆啦A夢」,沒有事實證明的東西不能放入課程當中。990916

釣魚台事件之保民義舉

  今日看見一篇報導說明中國與日本的外交角力是有關於釣魚台,這篇網誌早應該寫了。此事最初是由於日方軍艦逮捕在釣魚台附近捕魚的中國漁船,並羈押船長,中國政府當局以收捕四民日籍民眾作為威脅,使日方放行該國船長。(題外話,台灣政府只叫人民賠錢,任日方宰割。)事件結果,日方檢調釋放該船長,中國方面也釋放人質,並要求日方進一步道歉賠款。

  這要求讓阿毅想到,假如日本政府果真道歉,就有向國際宣示該區域為中國的意涵,(迷之聲:何嘗不是另一種「保民義舉」的現代案例)日本方面當然嚴厲拒絕,民間更批評政府太軟弱,下面的文章報導,是否讓人更加深信,中方會再更進一步干涉此地發展,或許此事件都在中方的計畫之後。



http://news.chinatimes.com/world/0,5246,50404578x112010100400176,00.html

釣魚台風雲 中日外交角力

  • 2010-10-04
  • 中國時報
  • 【亓樂義/北京專題報導】

 上月中日兩國因釣魚島問題一度緊張。在危機發生的第一時間,中共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還來不及召開會議之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最先徵詢國務委員戴秉國的意見;胡很快做出決定,準備還以顏色,但不能操之過急,保持「鬥而不破」,並以確保中國的總體經濟發展不受干擾為最高指導原則。

 隨日本釋放中國船長,中日的外交危機暫時解除。知情人士說,中國處理這次危機總算「硬了一回」,端出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外界不覺得有什麼,民間也反映政府過於軟弱,為何不派軍隊護漁;但做為一個政府,日本已經感受中方反制措施後的「力道」,再不放人,可能要面對難以估計的損失。

 胡錦濤是中共中央外事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是習近平,成員涵蓋中央宣傳、外交、國防、國家安全、公安、商務等部委首長十餘人。決策是在領導小組,但胡錦濤的腹案早在決策之前已有定見,並主導決策的方向。知情人士說,真正的決策始終在極少數人的身上,戴秉國和中央辦公廳主任令計畫,均為胡身邊的核心成員。

 戴秉國一人身兼對印度、對日本和對美國的談判特使,足見胡對他的器重程度。他是「學者型」外交官,主修俄語,曾任匈牙利大使,是一個「內向沉穩」的人,和強悍的沙祖康、張揚的李肇星,風格完全不同。他的同學形容,「戴秉國很有韌勁」,表面上看不出來,不久就能感覺得到。

 在這次中日外交危機期間,戴秉國是按胡錦濤「和諧世界理念,既要鬥爭,又不能鬥破,以顧全經濟發展大局,其訣竅就在「韌勁」,過於強勢會折斷,軟弱無力則損及國家主權。據稱,軍方有人提議,採取更強硬的手段對付日本,漁政船在前,軍艦在後,保持安全距離,日本若敢膽逮捕釣魚台附近海域的中國漁船,必要時就得「亮劍」。

 軍方還有人提議,日本能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任意逮捕中國漁民,中國為何不能反其道而行,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逮捕日本漁民,使反制更集中而單純,不需要大張旗鼓動用政治和經濟手段。

 事後看來,強硬的意見並未獲得採用。知情人士說,戴秉國應該看到出動軍艦所代表的意義,已經不單純指向釣魚島,而是觸動美日安保的這條敏感神經,還有周邊國家對中國的重新認識。

 跡象非常清楚,所有因應危機的反制措施,只要不明顯危及中國主權,中國只會逐次釋放能量,把握力道,就應該能渡過危機;至於問題能否得到最終解決,中國不會強求,讓時間來解決。

2010年5月21日 星期五

慚愧

  看到以往的日誌,雖然不見得多好,至少可以寫些東西,也看到以往鼓勵自己的文章、期許的文字,但是自己的缺失卻一而再而三,本性吧?但是我又不相信本性論!人性麻?我倒比較相信自己是在逃避!不要再逃避了!臭俗!

羈絆

  羈絆這種東西很可怕,但是也就是這樣你才會有喜怒哀樂!你的人生如果沒有了喜怒哀樂,你覺得你會變得怎樣?超凡脫俗?還是行屍走肉?dochi!?



最近有很多感觸

  哲學大師往往都在遭遇重大挫折,反思之下,對各領域才有所突破,宗教大師更是如此,我並非意指自己是哲學大師,反而我跟大家一樣,在遭遇各種人生的轉折之時,對人生會有更多的體悟,有些人早有些人晚而已,或許對別人來說我這樣的感觸已經算是晚了!不見得是我親身遭遇,但是卻仍心有所感,很糟糕!在這時間點想這些有得沒得!我感到我壓力都快要爆炸,卻苦無人吐苦水!


  人生不一定都是要最高級,恰如其分就好。終日汲汲營營,不能享受生活,不能珍惜身邊的人、事、物,最終這樣離去,有時候,好像會顯得有點可悲。

  做個被需要人的,而不是需要人的人,當然不是說要你離群索居,有時候過度依賴別人,別人痛苦,你也痛苦。助人為快樂之本,時時需要人助,就不是很快樂了!

  人心是很脆弱的,當你們有意孤立一個人,我相信很難找到氣氛白吃!(我承認我是敏感一點)人比較容易往負面去思考,即使原本是很正向思考的人,當溝通沒有做好,你的體貼反而會備受懷疑。我想這都會是雙方始料未及的!

  當你懷疑你的愛情、你的友情時,就幾乎注定將有所結束,即使修補好,裂痕還是存在,無怪乎很多復合的情人,走到最後的能有幾人?潑水落地歹收回!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我大概也是可恨之人吧!但是我不可憐,不要同情我!



隱私

  很多人做事都默默的,我想除了用惦惦吃三碗公以及低調來形容,我想他們應該是很注重隱私的。人都是八卦的,至少大部分是八卦的。很多人一方面純粹就是八卦,有些人則是想要關心,嗓門比較大,卻造成別人的困擾、壓力。


  反facebook應該就是這樣來的吧! 一開始用facebook,大學以前的人我是一個都不加,畢竟還是有點想要保有點隱私,雖然自從我決定使用facebook以後,就注定要沒有隱私了。
即使說facebook裡有個封鎖帳號的作法,但是當你加了一個高中朋友,就等於加了一堆高中朋友,當你加了一個大學朋友,就等於加了一大堆大學朋友,
結果當大家開始用這個跟你聯絡以後,你能戒掉嗎?! 我相信有些人可以,但是大部分:難!

  有時候覺得老子世界的「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界也是不錯的,現代人被科技綁架,有手機不行,沒有網路不行,出門還要被工作追殺!老實說,以現在的我很難接受!
當然,我也是科技上癮者,一天沒有網路不是不行,只是感覺時間會多了起來,能連線,電腦是很難關機的,我想我有網路成癮症!這點我倒是認為應該可以戒得掉,不過還是要端視我的工作性質!
  我發現我已經開始不知所云了!就這樣吧!




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替代役日記:破兩百天-距今194!

如果按照名義上的退伍日期來說的話1/20那天是破兩百天,但實際上因退伍日是周日所以可以提前到星期五退役,1/18達成退役,以今日來算的話,還有194顆饅頭!

電影好好玩:風聲

  風聲,是去年09年10上映的,是部民國抗戰時期的諜報片,這部影片的成功似乎在金馬獎上已經獲得鼓勵。這部影片上映前,他的cast早已讓人備受期待此部電影。
當然對我來說,還有吸引我的地方,這是一部歷史電影,將來可以好好利用。(不可否認的是我也很想看周迅跟李冰冰的演出XD)


周迅一直給我一種古典氣質美女的感覺,李冰冰則是現代妝古妝都好看,當然我喜歡現代妝多一點。   這部電影的時代背景是抗戰時期的汪精衛政權,這幾位主要演員是汪政府的官員與日本軍官,其實在台灣的歷史教育裡面,除了以汪偽政權來稱呼,以及受日本的魁儡掌握以外,幾乎都沒有什麼認識,雖然說電影與史實並不相同,但是以電影達到歷史教育的興趣,也是歷史教育的一環,或者說提高對歷史的興趣也是很重要的,相信很多學生會問:老師,真的有這些人物嗎?作為一位教師,如果要施放此部電影,我想他應該真的需要做好功課。:)
  另外關於本部電影,這是一部愛國片,我看過的愛國電影之中,似乎不是什麼「中華英雄」、「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或者是黃飛鴻、霍元甲、葉問啦,都是些武打格鬥,像這樣的諜報愛國片,市場上似乎還是比較少,下次看完「十月圍城」與「南京!南京!」再來一塊比較。
  最後,對於電影的手法,我認為劇情不錯有吸引力,但是表現時容易單調呆版,因為本部影片一直以諜報摩斯密碼的方式要去呈現「訊息」,在一部片中多次應用的結果會讓人想拉搜尋bar看看還剩下多少時間,也因此使得劇中高潮容易停擺,大家知道當高潮來時,卻突然停止那是多麼掃興的事情:P,所以不能達到高潮一波接一波是有點遺憾(好例子是阿凡達),電影最後又把幾個遺漏的鏡頭交代的一清二楚,使得來龍去脈非常清晰,不過太清楚的結果會使得劇情有點平鋪無力!不過話說回來,還算是部不錯的電影,但是我認為還是不能稱為絕佳!可惜!另外,聽說風聲電影與原著有很大的不同,有機會應該把原著拿來看看,又聽說續集與前傳也在籌劃,我想,還是可以期待看看。


電影好好玩:重案對決


  上面兩位是這次的主角,故事的起源是扮演良善市民的Gerard Butler他的妻子與女兒被兩人殺害了,負責起訴的檢察官就是這位黑先生Jamie Foxx,他估計如果不和其中之一人犯做「交易」這場官司的勝率不高,他為了獲勝,私下和被告律師達成協議,讓這位作交易的人犯以較輕的刑罰起訴,另一位犯人則求處死刑。Gerard Butler無法同意Jamie Foxx的作法,他認為既然犯罪殺人,就應該以同樣的、該有的罪行來作為訴求,再者他看到達到交易的犯人與Jamie Foxx在法庭外握手,這故事因此而展開。

  十年後,愛護妻女的Gerard Butler開始他一連串的「復仇」,他透過他的發明、科技的運用、國際制度與國家法律的漏洞,要傳達「訊息」給這位檢察官,因此在他所有的行動之中,他始終未傷害他,當然也未傷害的的妻女,但是他有將恐怖訊息傳達給Foxx的家庭,Butler要讓他知道他想保護妻女的那種深刻心情。

  接著要說明的是Butler要衝撞社會的制度,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法庭上由於只看證據所以常常會被蒙蔽了事實,或者說透過「交易」的方式,已達到相互目的,我認為本片一方面在控訴司法上的缺陷,另外一方面也在喚醒這些檢察官或是律師,當她習慣處理案件以後,他很容易把所有的事件給公式化,或者說他為了尋求勝訴,而採取較低風險低姿態,反而使得事件的真相無法被人熟知。

  當然更近一步的不只是檢察官,也包括我們,是不是在長年的生活中,因為習慣而忽略了其他人、事、物的獨特性?我們是不是可以更真切的、更誠實的去面對事實或真象呢?

  當然我們知道這是電影,現實與理想總是有所差距的,不過我認為導演把電影的訴求很明顯的表現出來。

  最後這部電影的劇情部份,我認為開頭強而有力,中段劇情精彩緊湊,收尾潦草,簡單說可惜了這部片,虎頭蛇尾,我認為Butler不是這麼容易被抓到尾巴的角色,就算是也是他自願的,但影片就不是這樣表現!總的來說,還算是不錯的電影!可以看看!

扮演愛妻女與具有深刻智慧並勇於衝撞體制的Butler很帥也很man~~!!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不能過度放縱自己!!

這句話是在深田恭子主演的日劇─未來講師中第二集所看到。雖然以往再某些地方對這句話似乎似曾相似,比如說減肥廣告?比如說大學教授的叮嚀?

總之對這句話很熟悉,而且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型態來說,也很有「衝擊力」,也就是我認為自己愛偷懶,該做的事總會拖過一天過一天,我想長久下來這不是個好現象,正處於亟思變易的我來說,這句話給我有如醍醐貫頂一般,總會想太多,總會在看看,「行動力」是我缺乏的,即便我已經逐漸進步,但總是會有藉口說:「等我。。。。之後就可以。。。。啦」,這句話真的很爛!Sucks!停了很久的網誌也就要從今天開始復活

「不能再說希望可以怎樣,而是我要怎樣!加油!」

不能過度放縱自己!今年是我很重要的一年!加油!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