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大家學閩南語:歲令歌(月令歌)



在季節俗語那邊有提到 三月三 桃仔李仔平頭擔 四月四 桃仔來李仔去;阿ㄧˋ問了媽媽五月五呢?沒有得到答案,所以就去google了一下,結果出現了〈歲令歌〉或稱作〈月令歌〉,可以看到各種版本,但大多大同小異。這種民俗歌,可以反映出早期台灣社會的生活情況:

〈月令歌〉


   正月正,牽新娘,出大廳。 二月二,土地公,搬大戲。



  三月三,桃仔李仔雙頭擔。  四月四,桃仔來,李仔去。



  五月五,龍船鼓,滿街路。 六月六,做田人,打碌碡。



  七月七,芋仔蕃薯,全全皴。八月八,牽豆藤,挽豆莢。



  九月九,風箏滿天哮。   十月十,三界公,來鑒納。



  十一月,搓紅圓,過冬節。 十二月,買飯春,等過年。



出處與解析 http://media.ilc.edu.tw/TWLAN/T09/T09-05.HTM 
原網址還含有發音,還有另外版本 


◎〈歲時歌〉施福珍



  正月正,請囝婿,入大廳。 二月二,刣豬公,謝土地。



  三月三,桃仔李仔伨頭擔。 四月四,桃仔來,李仔去。



  五月五,龍船鼓,水裡渡。 六月六,踏水車,拍碌碡。



  七月七,龍眼黑,石榴必。 八月八,勾豆藤,挽豆莢。



  九月九,風吹,滿天哮。 十月十,冬瓜糖霜落餞盒。



  十一月,年兜邊,人搓圓。 十二月,穿新衫,通過年。



出處:http://web.ffjh.tyc.edu.tw/cojinhui/671.htm

裡面讓阿ㄧˋ有所疑惑的就是「六月六,踏水車(做田人),拍碌碡。」到底蝦密系拍碌碡( )呢? 阿ㄧˋ就問了馬麻

說到作田人,現在佈田都用佈稻機,有沒有想過為什麼以前人可以把稻子排的這麼直呢?其實就是靠碌碡,拍的時候,會發出ㄉㄧㄚ ㄉㄧㄚ ㄉㄧㄚ的聲音,然後壓再田上就會有一點點的小痕跡,大家在彎腰把秧苗插上去。 這樣就可以排的很直了!


阿ㄧˋ沒看到實物,還是有點難想像,於是馬麻畫了張圖,改天阿ㄧˋ再補圖。
阿ㄧˋ再問:我們家有碌碡嗎?
馬麻說:沒有,不過以前外公家有一支,現在已經不知道到哪去了。

沒有留言: